專訪文案 2024 年 9 月 2 日 【崴正營造創辦人 張正岳學長(82土木二)專訪 】 嚴謹地自我要求,以職人精神做營造 2024-09-02 穿越目標與願景 以勤樸誠築夢拓展 【個人簡歷】 崴正營造 創辦人 崴正營造創辦人張正岳於南投純樸的務農家庭長大,在臺灣唯一不靠海的地方,祖先傳承下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刻苦勤奮,在父母辛勤的工作下,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當人生的轉折來臨——家庭的破產、父親的離世,替他開啟了新的責任與角色,在專業上的堅持與磨練,也讓他在生涯上闖出了新的里程碑。 勤儉與誠樸,穩固踏實的學習之路 張正岳一路走來都是做建築的人,高中時念機械工程,後來受到土木工程科的舅舅影響,毅然決然休學一年,考上了南投高中建築科,他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所行所觸的一切,放諸古今中外都與建築息息相關,他從學中做,從做中學,當時課堂上老師說道:「念建築是三生有幸。」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及其背後的脈絡,改變了張正岳的一生,在那段青澀的時期,許多同學還不明白人生要往哪裡走,他卻已立定志向,這一生要做建築。張正岳早年的時候省吃儉用,一退伍就上臺北,受著嚴格的訓練,跟著當時的老師到處跑現場畫圖,待了一年多後去全臺灣三大建築師事務所之一——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學習,由於考量到高中畢業的學歷不容易找工作,所以他半工半讀報考台北工專的夜間部二專,向老師們嚴謹地學習結構與土木的基礎,當時的師長們也對張正岳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其他同學玩社團的時候,他則是選擇絲毫不鬆懈地一邊工作、一邊實習,一路朝著目標邁進。 生命總無常,一肩擔起所有責任 創辦人張正岳遵守著校訓與家風——勤樸誠信地做人,從南投高中建築科到台北工專畢業後,進入職場一路走來都算順遂,不過人生總有起落、反覆無常的階段,在他28歲那年,原本家裡投資的工廠被人捲款潛逃,當時200萬是很大的數目,都是父母勤勤儉撿、省吃儉用種薑縫鞋存下來的錢,而意外沒有停止發生,他的父親也是在那段期間心肌梗塞突然往生,臨終前父親對他說:「我們一生中,人家可以欠我們,但我們不能欠人家。」這句話及其中飽含的「誠信」尤為重要,深深影響著創辦人張正岳往後的人生,是父親留給他的最大資產。此後長兄為父,張正岳獨自一人扛起家裡的擔子,當時年輕的他才剛與太太訂婚,面對父親突如其來的離世,只得把紅帖收回來發白帖,28歲那年是他人生的一個巨大轉捩點。幾年後家裡的母親、大哥、弟弟相繼往生,他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壓力,一邊還債一邊獨自照顧三個妹妹;當時甚至還遇到弟弟吸毒的問題。平時張正岳也做許多的公益,得到很多社會獎項,舉凡捐錢、地震災後修復皆有參與,不求名、不求利,別人都在救了,更何況是自己的弟弟?於是他果斷地請警員將弟弟三度送到草屯療養院,終於在這十幾年來也慢慢改變了弟弟,讓他走回正確的軌道。 精益求精,迎頭面對各方挑戰 生命的巨變改變了張正岳,他從此養成規劃的習慣,開始著手書寫自己人生的白皮書,包含終生的健康計畫、終生的學習計畫、終生的理財計劃,當時他進入龍邦集團的瑞助營造,由於家裡的變化,讓他在很早年的時候就認知到一定要比別人強,要讓親戚朋友看得起這個家,所以他當時很早就立志要在這個集團裡擔任最年輕的總經理,他儲存積蓄,從最基層向上拚搏,從三級監工、二級監工、一級監工,從副主任、三級主任、二級主任、一級主任到副所長、所長、副理、經理到副總,也去到台灣人壽歷練三年多,帶領一個管理上億資產的管理部經理,三年多來橫跨了建築科技和金融領域,從經理到保戶服務中心,創辦人張正岳不怕開始,從一個門外漢斜槓,考了信託、考了壽險、考上交大經營研究所,他認爲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拿出做建築的精神跨界經融保險業,開創新的道路。 親力親為,貫徹凡事奮戰到底的精神 張正岳在擔任工部經理時,因為當時的所長受傷,所以自願從經理輪調下去當所長,當時做的是臺中市最大的案子——龍邦登峰21,耗時兩年多完成也沒讓總裁操心過,不過那時候運氣不好,準備要交屋的時候遇到地震,還為此半夜兩點跑去現場看,挺過了921大地震,現在仍是臺中著名的建築,房子到現在仍是在增值當中。在工地黑道白道都可能遇到,難免遇到衝突和人事糾紛,當時他一個人帶十幾個工程師,當大家都怕得要命時,總是他代表出面去談判,親自去解決問題。例如民國89年臺北市雙語學校的案子,當時工程逾期甚至虧損,建築這一行,挫折從來不曾少過,但是張正岳運用他溝通協調的能力和不放棄的態度,感動建築師跟校長,終於讓工程有轉圜的空間。崴正營造創辦人張正岳一路上遵循著校訓與家風的誠信、樸實、精實、勤勞,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的行事風格很少讓主管操心,不服輸的性格以及全力配合的態度,即使遇到整個樓層全部打掉重做,因為小細節不行,就要全部重來的情況下,靠著這股韌性與毅力,都讓與他一起共事的人非常信任,許多合作過的夥伴在之後仍是很好的朋友,身為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即使到日後創業,員工也很信任他,他把員工當家人,企業當家庭,客戶當恩人,路只要走對了就不怕路走得遠,一路上走過的歷程都體現出令人敬佩,不輕易放棄的態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