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北科大校長 姚立德學長(71電機五) 專訪 】
胸懷謙禪 任重道遠

科技大學校長的樹人之道

【個人簡歷】

  • 考試院 考試委員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前校長
  • 教育部 前政務次長

  民國71年電機科畢業的姚立德,曾擔任臺北科技大學第 20 與第 21 任的校長。他於北科大的百周年盛會時提出:「全國10%以上的上市上櫃公司老闆,都是臺北科技大學的校友。」此一概念,這句話逐漸流傳開,與「工業推手一世紀,企業搖籃 100 年」相輔相成,成為外界對北科大的第一形象。姚教授想證明:在臺灣,唸技職教育的學生一樣可以成為知名企業的老闆,目前臺灣的產業環境,非常需要北科大這樣的教育系統,對學生進行實務訓練的培養,因此他希望未來能繼續用相同的思維模式培育人才。

懵懂少年 出國深造 考取雙學位 回饋母校

  姚立德於大溪國中畢業後,順利考上台北市建國高中及台北工專,出生家境清寒的他希望畢業後可以儘早為父母分擔家計,受當時理化老師影響,最終選擇在台北工專就讀。那時候的姚立德並不知道台北工專並不是大學,懵懂的他在五專三年級了解到台北工專畢業是沒辦法取得學士學位的;為了取得方帽子,他毅然決然出國深造,在三年級暑假用這些年半工半讀存下來的錢去報考英文補習班,強化英文能力,出發美國留學,最後取得美國密蘇里大學電機碩士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機博士的學位。

  在學期間,姚立德的博士論文是探討當時非常先進的太空工作站,但是因為父母親已年邁,所以他決定放棄在美國發展,選擇回臺陪伴家人,並在鄭永福老師的推薦下到台北工專任教,憑藉一腔熱忱與過人才華,打算將最新的學問回饋給母校的學弟妹。

  回臺後,他首先將眼光放到臺灣還未主流的冷凍空調研究上,受汪文博老師的協助,參與台電研究計畫。當時正值臺灣供電不足,甚至於夏天的空調耗電量占了整體用電的40 %,導致工業區不得不實行輪流限電。因此,台電希望能透過無線電控制空調,以減輕用電壓力。計畫初期,姚教授的團隊先行購買了來自美國的無線電控制系統,他親自登上台電大樓頂端安裝,並成功控制北臺灣的空調系統。而後,為解決空調系統通常安裝在地下室、無線訊號無法到達的困境,他的團隊開創性地將控制訊號嵌入中華電信當時所使用的無線電系統的訊號中,此舉獲得巨大的成功,並運用於小型冷氣機與大型中央空調系統;台電藉此得以在新竹以北地區制定規範,從而度過能源短缺的危機。

結合理論與實踐 和企業接軌

  目前,姚立德在電機系專攻人工智慧的研究領域與相關課程,他強調,人工智慧在這個世代中、企業應用上所具有的重要性極高,並以軌道交通領域為例,特別是臺北捷運公司和高鐵方面的成果。姚教授在這方面參與過多個研究計畫,除了負責開發高鐵的電力監控系統外,他還與臺灣車輛公司合作,規劃並設計出臺灣軌道史上第一套火車監控系統,透過結合人工智慧,預測火車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捷運方面,他運用人工智慧來預測人流量和捷運車輛的運行情況,針對捷運的預防性維護,則是透過人工智慧的技術及時檢測和修復感測器與驅動系統的問題。不僅如此,姚教授在機器仿生方面也已經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透過校友材料與機構上的幫助,開發出了能像真實魚類一般自由游動的機器魚等。此外,他目前的研究還涉及仿生機器人和室內自駕車等應用領域。

  實驗室以實踐為主,著重理論和實際操作的結合,姚教授認為這是使得北科大的實驗室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最大特點,學生們能接觸到不論是捷運、台鐵或高鐵等領域的實際應用,這不只對成千上萬的乘客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北科大良好的支援環境與卓越的實作能力所能全力展現的面貌,這種能力在企業界非常受重視,且符合國家產業的需求。在實驗室中,他總是鼓勵學生,不要害怕骯髒、熱或困擾,將動手實作視為個人生涯和職業發展的終身目標。

實務研究型大學 技術導向的教育發展野望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世事紛擾處,要閒得下;胸懷謙禪處,要擱得下;意氣憤怒處,要忍得下。」是姚立德任職北科大以來的座右銘,從他目光長遠、不懼艱辛且大膽的前瞻性手段可見一斑。

  他欣賞北科大「地利之便」和「百年歷史」的特點,將此效益最大化,先是透過開發校內資源,例如將建成的大樓與停車場租給企業,創造經費;再者,北科大多年來擁有眾多傑出校友,他便拜訪各企業與現身校友會活動,找回凝聚力與資源,在六年校長任期內,募到了足足有十六億多的經費,為北科大投入相當龐大的心血。

  姚教授強調,大學部應該是一個原汁原味的科技大學,研究部門需重視創新。因此,他提出「實務研究型大學」的概念,致力打造一座真正技術導向的科技大學,讓北科大成為技職教育的領頭羊。姚教授指出,重視高等教育培養學生實作能力的方法,對國家的產業發展非常有幫助,臺灣若要在全球先進國家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朝德國這類技術導向的國家看齊,培育人才具備出色的實務能力。他回憶起過去學校不敢討論世界排名的氛圍,此前校長更不敢要求老師們進行研究,但他用熱情與自身的樹人之道,逐漸改變了校園風氣,現在的校園氣氛能夠推動至世界排名與研究,每每看到學校排名提升,他甚是欣慰。據他觀察,臺灣並不缺乏做研究且表現良好的大學,但卻缺少一家帶領示範科技大學教育的機構,他一直堅信著,北科大有這樣的責任與能力擔當這樣的角色,而他已然成為其中一股堅實的推動力。

  從就讀台北工專,到出國留學,之後回臺任教並參與產業計畫,一步步鋪墊成了姚教授的育人之路,他覺察到科技大學的教育可以推展的方向與有利之處,即是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培養,讓技職訓練下的學生得以立足於高速發展的產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