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文案 2023 年 10 月 18 日 【前臺北科大校長 姚立德學長(71電機五) 專訪 】 極盡全力的奉獻—— 2023-10-18 母校第一位校友校長 【個人簡歷】 臺北科技大學 前校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第20任校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第21任校長教育部政務次長、代理部長考試院 第13屆考試委員 畢業於臺北工專(現北科大)電機科的姚立德,海外學成歸國即回歸母校任教,並獲選為第 20 任與第 21 任校長,是創校以來第一位校友校長。他於北科大的百周年盛會時提出數據:「全國上市上櫃公司老闆,每10個就有1個出自於北科大」,這句話逐漸在國內流傳開,與他在百周年校慶時為母校百年來對國家貢獻的定位口號:「工業推手一世紀,企業搖籃一百年」相呼應,一直成為外界對北科大的鮮明印象。 懵懂少年 出國深造 考取雙學位 回饋母校 姚立德於桃園大溪國中畢業後,順利考上臺北市建國高中及臺北工專,家境清寒的他希望畢業後可以儘早為父母分擔家計,受當時理化老師影響,最終選擇在臺北工專就讀。那時候的姚立德並不知道臺北工專並不是大學,懵懂的他在學期間了解到臺北工專畢業是沒辦法取得學士學位的;為了取得方帽子,他毅然決然出國深造,在學期間用半工半讀存下來的錢去報考英文補習班,強化英文能力,出發美國留學,最後取得美國密蘇里大學電機碩士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機博士的學位。 在學期間,姚立德的博士論文是探討當時非常先進的太空工作站,但是因為父母親已年邁,所以他決定放棄在美國發展,選擇回臺陪伴家人,並在鄭永福老師的推薦下到臺北工專任教,憑藉一腔熱忱與過人才華,打算將最新的學問回饋給母校的學弟妹。 回臺後,他首先將眼光放到臺灣還未主流的冷凍空調研究上,受王文博老師的協助,參與台電研究計畫。當時正值臺灣供電不足,甚至於夏天的空調耗電量占了整體用電的40 %,導致工業區不得不實行輪流限電。因此,台電希望能透過無線電控制用戶的空調,以減輕用電壓力。計畫初期,姚教授的團隊配合台電購買的來自美國的無線電控制系統,他親自登上台電大樓頂端安裝,並成功控制北臺灣的空調系統。而後,為解決空調系統通常安裝在地下室、無線訊號無法到達的困境,他的團隊開創性地將控制訊號嵌入中華電信當時所使用的傳呼系統(也就是俗稱的BB call)的訊號中,此舉獲得巨大的成功,並運用於小型冷氣機與大型中央空調系統;台電藉此得以在新竹以北地區制定規範,控制用戶的空調,從而度過能源短缺的危機。從此,也為他開啟三十年來將控制與電腦及通訊技術應用於電能管理的研究領域,主持過百餘項的研究計畫,深獲業界及學術界好評。 結合理論與實踐 和企業接軌 目前,姚立德在電機系專攻人工智慧的研究領域與相關課程,他強調,人工智慧近年來,在產業的應用價值及重要性越來越高,並以軌道交通領域為例,特別是臺北捷運公司和高鐵方面的成果。姚教授在這方面參與過多個研究計畫,除了負責開發高鐵的電力維護系統外,他還與臺灣車輛公司合作,規劃並設計出第一套控制火車的監控系統,透過結合人工智慧,預測火車上的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在捷運方面,他運用人工智慧來預測人流量,做為調度車輛的依據。另外,針對捷運軌道電路感測器可能發生的故障,也開發一套人工智慧系統去預測故障。他還同時開發一套人工智慧系統,經由振動訊號,預測中運量捷運車輛車軸可能發生的故障及故障類別。不僅如此,姚教授在機器仿生方面也已經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透過校友材料與機構上的幫助,開發出了能像真實魚類一般自由游動的仿生機器魚、仿生機器海龜等。此外,他目前的研究還涉及仿生機器狗和室內自駕車等應用領域。 他的實驗室著重理論和實務的結合,姚教授認為這是使得北科大的實驗室與其他一般大學最大的不同,學生們能接觸到不論是捷運、台鐵或高鐵等領域的實際應用,開發的技術不只給合作的企業帶來很大的商業利益,也是北科大良好的研究環境與卓越的實作能力所能展現的面貌,培養這種能力的學生,符合國家產業的需求。在實驗室中,他總是鼓勵學生,不要怕弄髒雙手,蹲下去用手和腦去解決問題,一定要把動手實作做為個人職涯發展的終身能力。 整合資源 奉獻母校 身體力行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世事紛擾處,要閒得下;胸懷牽纏處,要擱得下;意氣憤怒處,要忍得下。」是姚立德任職北科大以來的座右銘,從他目光長遠、不懼艱辛且大膽的前瞻性手段可見一斑。他欣賞北科大「地利之便」和「百年歷史」的特點,將此效益最大化,先是透過開發校內資源,例如將建成的大樓與停車場一部分租給企業,為學校大幅增加經費;再者,北科大多年來擁有眾多傑出校友,他便拜訪各企業與現身校友會活動,找回凝聚力與資源,在六年校長任期內,募到了足足有十六億多的經費,為北科大投入相當龐大的心血。 實務研究型大學 成為技職教育典範 姚教授強調,擔任校長期間,他提出「實務研究型大學」的治校理念,致力打造一所真正技術導向的科技大學,讓北科大成為技職教育的領頭羊。姚教授指出,重視高等教育培養學生實作能力的方法,對國家的產業發展非常有幫助,臺灣若要在全球先進國家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朝德國這類技術導向的國家看齊,培育人才具備出色的實務能力。他總是不斷強調他的治校理念:實務研究型大學。他回憶起過去學校不敢討論世界排名的氛圍,此前校長更不敢太過要求老師們進行研究,但他用熱情與自身的樹人之道,逐漸改變了校園風氣,現在的校園氣氛已經能夠公開鼓勵老師朝世界排名努力,每每看到學校排名提升,他甚是欣慰。據他觀察,臺灣其實並不缺少一所研究做得好的大學,但卻缺少一所引領技職教育的典範科技大學,他一直堅信著,北科大有這樣的責任與能力擔當這樣的角色,他擔任校長期間,一直努力讓北科大成為這個目標的一股堅實的推動力。相信這也是後來他在校長任內,受到行政院的青睞,邀請他赴教育部擔任政務次長的原因之一。 從就讀臺北工專,到出國留學,之後回母校任教並參與產業計畫,一步步鋪墊成了姚教授的育人之路,他覺察到科技大學的教育可以推展的方向與有利之處,即是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培養,讓技職教育培養的學生得以立足於我國高速發展的產業,而且游刃有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