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副院長 彭裕民 (67化工五) 專訪】
堅持與正向思維 將困難化為成功的基石

失敗乃人生常事,堅持突破 成功會留給愈挫愈勇的人

【個人簡歷】

  • 工業技術研究院 前副院長 彭裕民 67化工五
  • 循旭科技董事長
  •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理事長
  • 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副理事長
  • 工研院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 主任
  • 工研院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總計畫主持人
  • 健康樂活智慧醫療照護大聯盟 總召集人
  •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所長
  • 工研院企劃與研發處 處長
  •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理事長
  • 台灣電池協會 理事長
  •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 榮譽客座教授

  從小於苗栗山城長大的彭裕民,在早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年代,他的父母也不例外,總是希望他循著讀高中考大學的路走,豈知當年考上師大附中的他瞞著父母改讀當時的「臺北工專」。接著出國修完博士學位歸國,他有更好的機會進入高薪企業,卻寧可選擇工研院,並且一路做到副院長。如今他以成為「臺北科大人」為榮,以任職「工研院」為傲,他更謙遜說很慶幸自己有機會與世界級頂尖人才、大師為伍。

社團點滴成青春印記 念情師恩回憶湧上心

        初踏入臺北工專校園,彭裕民坦言當時對科系選擇毫無頭緒。他選讀化工系,除了學業鑽研,更難忘的是參與社團活動所積累的滿滿青春回憶。由於加入創新發明社與擔任化工學會總幹事,他享受到與同儕協力完成一件事的熱血過程,與學長姐交流,更有助於他提早探索產業發展趨勢、與社會連結。種種校園活動的積極參與,使彭裕民體認到「創新」是帶動產業改革的關鍵,這樣的價值觀在爾後深深影響他的一生。

        彭裕民就讀臺北工專時的恩師,教授「單元操作」的羅文偉老師,嚴謹的教學態度頗受學生們景仰與推崇。畢業後數年,彭裕民憶起恩師,邀請羅老師參觀工研院並與同學相聚,未料那一次的邀約,竟成此生最後的追憶。羅老師的無私、傾囊相授,讓彭裕民如今想起,仍心有不捨、頻頻哽咽。

        另一位對彭裕民影響深遠的國文老師鄭郁卿,從中華文化藝術之美談到現代的教育批判,饒富幽默感的風格,總讓學生在人文涵養的課堂上,發出會心一笑。因為教學相長,使得在臺北工專的歲月簡單美好,彭裕民道起師生情的感動不溢於言表。他表示對師長最大的回饋,便是感謝老師對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深刻影響。

懂得問為什麼才是有料的學習

        臺北工專畢業後,凡事追根就柢的彭裕民頓時燃起滿滿求知欲,他領悟到若要深入領域核心,光是在學時期的學識遠遠不足。於是,在工作一年多後,他便著手準備出國,決心探究更廣博的學術知識,便選擇到英國曼徹斯特理工學院攻讀碩博士。

        「如果說,臺北工專的栽培讓我成為一位優秀的工程師,那麼留學海外所獲得的經驗,是讓我能更關注基礎理論的探究、更細緻明白基礎的材料特性。」研究工夫需要長期耕耘,在大量研讀來自世界的研究論文;彭裕民稱「文本知識擴增與內化」,是最快能讓學識在短期內向上升級好幾階的捷徑——許多無法親臨的實驗,透過前人的研究紀錄,就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寶藏。

        這些文化敏感度的覺察力,讓彭裕民忍不住提到當年在臺北工專教授國文的鄭郁卿老師。原來鄭老師當時傳授的人文素養,讓他活用於專業與人文的「眉眉角角」之中。

聚集智庫 融合創新 莫忘人文素養軟實力

        學成歸國後,彭裕民有許多選擇可走:清華大學、中研院、中鋼……許多高薪企業都向這位飲洋墨水的高材生招手。然而彭裕民看重「工研院」的彈性與自由環境,毅然決然選擇進「工研院」。他從研究員、實驗室主任、副所長、處長,又做回所長;在董事長和院長的極力推薦下,榮任為工研院副院長。他說,這一路走來,相當感激提攜他的主管,畢竟工研院人才濟濟,唯有主管對部屬的信任與重視,才能讓他有資源與機會,在團隊裡步步完成階段性任務,並向上發展。

        榮升副院長後,職位轉移也翻轉了他的工作視野。第一線的研究已非他的主要工作,站在宏觀的位置上,就應該提出具價值性的問題,引領團隊方向。

        某次,為了探討鋰電池的爆炸問題,彭裕民在拋出想法後,聚集全臺研究鋰電池的教授做腦力激盪,並組織研究團隊進行研究與測試。歷經兩年鑽研,最終他們幸運的捉住一個爆炸的痛點,藉由專業教授的理論分析,明白到:原來在一顆不爆炸的鋰電池裡,其材料在接近危險溫度前,會從導電體變為絕緣體,其功能如奈米級保險絲可避免內部短路,自然能夠安全、不會爆炸。這項重大創新突破的STOBA技術,後來不僅榮獲兩次的美國百大科技獎;前往日本參展時,更大受日商青睞,輝煌寫下多項專利與研發殊榮。

        因為個人的學識有限,如何集結各方專家人士,展開實質性對話,在處理複雜的技術問題時,藉由人才智庫幫助他尋求解答,是他計畫啟動的第一步。他找來國內外專家、現今已有相當成就的公司技術長、研發領導、學術界的教授等龍頭專家們匯聚,形成一大廣博知識海,激發出的智慧結晶,成為彭裕民手上的一副最佳王牌。

天下有難事 更要有心人

        在工研院歷經三十五年光陰,彭裕民說,他預言未來臺灣所面對的產業挑戰將會比三十五年前更加龐大。他鼓勵年輕學子儘早了解大環境的趨勢;以T型人才的觀點來看,技術的深入、整合、應用,會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三大主力。

        他認為攻讀碩博士有助於獨立思考訓練;有的人適合投身研究,埋首學術界研發最佳材料;有的人適合走應用,藉由好材料能做到最好的產品應用,讓技術得到最大的發揮。而當一個人,愈靠近高階主管職位,自然會接觸到這兩項專長的人才,此時,將兩區塊整合、調配,居中扮演溝通橋樑,便是重要的職責。

        一路走來,彭裕民說他也不是沒有遭逢過挫折和失敗,他舉例組過的團隊最後被解散的也不在少數。他以「天下有難事,更要有心人。」勉勵自己也勉勵他人,因為他相信失敗都是累積成功的底蘊,許多快放棄的片刻,都是仰賴團隊相互砥礪與耐心堅持,才有後來的豐厚成果。

        他認為最重要的不該是一次結果論的判定,只要用心,就不會枉費曾有過的認真投入。如今在這個高度整合及人工智慧的世代,彭裕民說,無論身處哪個位置,自我期許永遠是進步的驅動力。或許每個人的模式與方法不盡相同,但帶著這樣的態度,未來無可限量的成長將是可預期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