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2025 年 9 月 20 日 台北科大獅子會 第一滴血聯合勸募開幕式時間:114年9月17日(星期三)10:00地點:台北科技大學 國際會議廳圖文/產業推手編輯部整理緣起與傳承:十餘年愛心不斷延續「第一滴血」推廣活動的起源,可追溯至2011年3月5日至6日,由台北科技大學慈幼社舉辦的校園捐血活動。當時第十四屆會長林揚洲大力推動,台北科大獅子會獅友首次投入贊助,從此開啟了長達十餘年的善舉。此後歷任會長接力承擔,包括第十五屆劉明滄、第十六屆林榮國、第十七屆賴得發、第十八屆柯宜松、第十九屆張山立、第二十屆莊東貴、第二十一屆王臻睿、第二十二屆張水美、第二十三屆葉俶題、第二十四屆吳武忠、第二十五屆李世偉、第二十六屆黃聰智、第二十七屆林宜潔,直至今日由第二十八屆李玟玟會長持續推動。原先活動隸屬於國際獅子會300A1區捐血委員會轄下,自2021-2022年度起,特別成立「第一滴血推廣委員會」,專責大專校園捐血勸募。隨著規模逐年擴大,如今已成為300A1區最具代表性的社會服務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台北科大獅子會的核心公益活動。開幕儀式:感恩與使命在開幕典禮儀式前,張山立總會長百忙中抽空出席,為活動加油打氣。典禮由第一滴血推廣委員會主席朱鳳英主持,她在致詞中特別感謝台北科技大學,多年來無私提供優質場地,讓開幕式得以順利舉行,也讓這份愛心得以延續。朱主席強調,本次活動的核心精神在於「將捐血車開進校園」,讓許多未曾捐血的學子勇敢踏出第一步,捐出人生的第一袋血。她期望,這份無私的善舉能夠激發學子們的長期捐血的習慣。今年更特別準備了1,200份行動電源,作為首捐同學的紀念禮物。此次共有六所大專院校響應,包括北科大、中央警專、銘傳大學、師範大學、文化大學與東南科大,活動自9月9日起至10月2日止,目標募集3,000袋血液,期盼在全體師生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順利達成。生命的價值:善的循環300A 1區總監在致詞中指出,「一袋血不僅能拯救一條生命,更能守護一個家庭。」這份善的循環因青年學子的投入而更具力量。她期許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將愛心化為行動,讓社會因捐血而更加溫暖。由於李玟玟會長因公出國,特別委派第一副會長王秋遠代為出席。王副會長在致詞中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並指出,捐血並非人人都能做到,必須通過檢驗與篩選,能捐血是一種緣分與福份。他以佛教理念比喻:「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捐血的過程象徵三輪體空─施者、受者與血液本身,皆不求回報,而這份不滅的功德,將隨時間累積,最終轉化為助人亦自助的福報。教育的延伸:善與責任台北科大校友聯絡中心耿慶瑞主任指出,這項活動不僅是公益,更是教育的延伸。北科大雖以理工見長,但校長長期重視「人文與關懷素養」的培養,捐血活動正好與品德教育相契合。他強調,對多數大學生而言,捐血相對陌生,唯有透過校園活動才能近距離接觸。尤其在提供小禮物的鼓勵下,學生會更踴躍參與,從而在實踐中體驗「善與責任」的價值。愛與無我:無私的奉獻第一專區主席張水美獅友也分享了感言。她談到,台北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是她經常開會的場地,今日能在此見證眾人伸出手臂捐血,格外感動。她強調,「無我執」正是捐血的精神所在「不計回報,只為付出與服務大眾。」這份無私的善念,將成為社會最堅實的力量。最後,她祝福在場每位獅友與同學身體健康,善念長存。社會的需求:少子化下的挑戰台北捐血中心企劃課長林家羽,也在致詞中提出嚴峻挑戰。她指出,近十年來因少子化影響,全台每年平均減少超過十萬袋血液,供應量逐年下滑,令人憂心。許多學生初見捐血車時往往心存觀望,但若能有適當引導與鼓勵,就能幫助他們跨出第一步,完成意義深遠的行動。青年的回應:從觀望到行動台北科大慈幼社社長呂宗柏代表學生致詞。他感謝獅子會與學長姐的支持,認為這份鼓勵不僅點燃了同學的捐血動機,也讓公益精神真正落實在行動中。他強調,學生雖然年輕,但正因如此,更應在求學階段培養助人的習慣,這將成為一生最珍貴的養分。愛心啟航:攜手邁向新篇章活動在熱烈的掌聲與大合照中劃下句點,全體貴賓與學生一同移駕至學生活動中心前。兩輛捐血車早已整裝待發,現場也準備了豐富的贈品,吸引大批學生熱情參與。這場為期兩天的捐血活動,不僅是一次校園公益行動,更是十餘年愛心傳承的再一次見證。未來,「第一滴血」的熱情與善念,將繼續深植在更多年輕學子的心中,讓社會因他們的參與而更加充滿溫暖與希望。📊北科大第一滴血活動成果2025.9.17捐血人數:161人捐血袋數:231袋💕第一滴血:38位2025.9.18捐血人數:106人捐血袋數:126袋💕第一滴血:38位 分享